5000年前的“火锅”“分酒器”“果盘”长啥样?|寻镇中原·四极小镇之苗桥镇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9:03:00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朋冲 张阳

我们在博物馆看展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器皿,形似“马克杯”“扎啤杯” “烧烤架”“路由器”“卡尺”……恍惚间有种穿越的感觉。
近日,大河报·豫视频《寻镇中原》栏目记者在商丘永城市苗桥文物馆探访时,也看到了5000多年前古人烧制的一批器皿,仅仅从形状看,倒颇像“分酒器”“果盘”“火锅”……
豫东古镇,藏着一座5000年前的大遗址
曾有种不成文的说法,包括豫东在内,华东平原东部似乎“无古可考”,是说黄河多次改道,给这里留下了4至10多米的黄沙淤积层,大量历史遗存被自然“封藏”,给考古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可一旦重现天日,它们就惊艳了世人。
2021年,永城市苗桥镇政府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时,意外地在王庄村南池塘南岸挖到一批玉环、玉坠、双联玉璧等古玉,还有绿松石、骨质箭头、陶器等器物。

王庄遗址俯瞰全景
苗桥镇文化站站长、苗桥文物馆馆长张化先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当地上世纪90年代初,村民在王庄村挖藕时发现不少古代文物,有玉器,绿松石等玉饰件,不过限于各种原因,当年的考古工作多次搁浅。
此次新发现后,苗桥镇党委、政府当即就地封存出土文物,同时上报永城市文物管理部门,联系考古专家对王庄遗址的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评估,为随后的考古发掘做准备。

王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图源新华社
2023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王庄遗址正式考古发掘。
随后发现的遗址规模之大、文物数量之多,令人兴奋不已。

王庄遗址出土的玉器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王庄遗址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为目前豫东地区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时间轴上,出土文物跨越龙山文化、商、周、汉、唐、宋、金、元时期,前后达5000余年。
这给后续考古挖掘,留下了大量想象空间。
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玉覆面,就来自这里
王庄遗址出土文物,一举创下多个“最”。
比如迄今国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圭”,具有礼器性质,在国内考古发现中有突破性意义。
还出土了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玉覆面。

王庄遗址出土的玉覆面 图源新华社
玉覆面就是玉面具,被视为是金缕玉衣的前身。
“我们在清理Ⅳ区M6墓葬时,发现一组由30多件玉璧、玉珠、绿松石片组成的面饰,覆盖于墓主的额头与面部,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玉覆面。”2023年主持王庄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朱光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玉覆面示意图 图源新华社
这里还推测发现了王级大墓。
“王庄遗址Ⅳ区M27墓葬,玉器、陶器等随葬品有300多件。在整个大汶口文化墓葬中,这个大墓面积能排第二位,但随葬品数量要排第一。朱光华分析,“根据它的规模、出土物比较多这两点,推测它是一个古国君主大墓。”
想象一下5000年前的盛大party
作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王庄遗址被广泛关注。
如今,部分出土文物在苗桥文物馆展示,每一位到访者流连在不同展厅。

张化先给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讲解王庄遗址出土文物
在一排排陶器前,一行参观者停下脚步。
“这个像什么?”有参观者小声询问同伴。
对方笑了,“像果盘!”

王庄遗址发现的陶器 图源大河报·豫视频
“这个呢?”
“额,像分酒器。”

王庄遗址出土陶器 图源光明日报
“看这个,还像火锅。”
大家纷纷讨论起来,现场“打卡”留念。

王庄遗址出土陶器 图源大河报·豫视频
张化先说,“王庄遗址规模宏大,目前出土文物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从出土文物看,玉器、酒器、食器再到储藏器,无不体现着墓主人的社会等级和审美水平,也能看出当时的玉器和陶器制作工艺已经较为上乘。”

王庄遗址出土的玉覆面组件 图源新华社
这些文物成批出现,就像出现在一场盛大的party中。
不妨沉浸式想象,5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在这里的生活痕迹,他们日常饮食、一悲一喜,跨越数千年,在这一刻与我们奇妙重合了。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相关文章
- 开封文投集团完成发行2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利率2.80% 2025-05-22 09:57:00
- 5000年前的“火锅”“分酒器”“果盘”长啥样?|寻镇中原·四极小镇之苗桥镇③ 2025-05-22 09:03:00
- 这档总台节目播出后,两卷国宝帛书从美国回家了! 2025-05-18 11:47:00
- 青台遗址:追溯丝绸与“九星” 2025-05-03 20:54:00
- 重庆市垫江县多方面简介 2025-04-21 19:26:00
- 让文物“说话”:AI等技术赋能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5-04-12 0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