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如何繁殖与栽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4 09:02:07
简介
蒌蒿,又名芦蒿、水蒿、香艾蒿等,多丛生于近水处,采食历史悠久。蒌蒿抗逆性强,易于无公害栽培。
20 世纪 80 年代在南京郊区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并逐渐成为当地著名的野菜品种。
以鲜嫩茎秆供食,清香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等功效。凉拌、炒食皆宜。
主要品种有大叶蒿和碎叶蒿。大叶蒿又名柳叶蒿,抗病耐寒,早熟高产;碎叶蒿又名鸡爪蒿,香味浓,品质好,耐寒性稍差,产量亦较低。
(图片源自于网络)
主要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5 月上中旬将种株连根挖起,截去嫩梢,按 40 厘米左右的穴距栽于大田,每穴栽 1-2 株,踏实后浇透水,约 1 周可成活。
压条繁殖: 7、8 月份割下地上半木质化茎秆,截去嫩梢,按 40 厘米行距埋于地下,深约 6 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扦插繁殖: 6 月下旬至 8 月,割下健壮茎秆,截去嫩梢,将茎秆剪成长约 20 厘米的小段,插于大田,每穴 4-5 根,行株距 35 厘米× 30 厘米,踏实浇透水, 10 天左右可活棵。
地下茎繁殖:挖出健壮地下茎,剪成 2-3 节的小段,浅埋于畦内,浇透水。
种子直播繁殖: 3 月上旬将种子与细土(种子量的 3-4 倍)拌匀后直接播种,采用撒播和条播均可,播后覆薄膜。
(图片源自于网络)
田间管理措施
整地:选择前茬未种菊科作物的田块,耕翻晒(冻)垡,栽种前每亩施优质腐熟粪肥 3000 公斤,做成 1.5-2 米宽的高畦。
肥水管理:经常保持田间湿润,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 9-10 月间、扣棚前及每次采收后追肥 1 次,每亩次用尿素 5-10 公斤,结合浇水撒施。
病虫草害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可用抑太保、卡死克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植株生长期间及每次采收后,及时中耕除草,促进蒌蒿根系发育。
覆盖:地上茎经霜枯死后,齐地面割去,清洁田园,施肥、浇透水,约 1 周后扣棚,并用地膜浮面覆盖。每天中午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采收:扣棚后 40-45 天,株高 20-25 厘米时可采收,将嫩茎齐地面割下,保留心叶,抹去其余叶片,放于阴凉处,盖上湿布,软化 8-10 小时后即可上市。
相关文章
- 父亲称为儿子买房骗其在白纸上签字,18岁大学生背上10万元债务 2025-07-06 20:07:00
- 体温40℃+!大伯在家吹电风扇热昏迷,情况危急…… 2025-07-06 19:38:00
- 来呼伦贝尔收集日落黄昏→ 2025-07-06 19:31:00
- 慈善基金授牌、《勒是荣昌人》MV发布……这场活动汇聚爱心与“乡音” 2025-07-06 19:16:00
- 为热爱干杯!云门酱酒以匠心致敬潍坊音乐节青春能量 2025-07-06 18:49:00
- 美得州洪灾已致51人死亡,大裁员被质疑影响气象机构预警能力 2025-07-06 1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