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的意思 ,原来是一个专业的法律用语
38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8 09:21:14
如果不学点法律,你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之中说出了多少个非常专业的“法言法语”;如果不学点法律,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中平常的词汇在法律中能有怎样特殊的意义;如果不学点法律,即使用最标准的普通话沟通,你可能都无法完全理解话语中的全部信息。

比如看到“承诺”二字,你会想到什么?
想到青年情侣之间海枯石烂的誓言?想到朋友之间亘古不变的诺言?还是父母子女之间从古至今的无言?
爱情、友情、亲情,但在法律之中,承诺不包含任何的私人情感。承诺只是合同成立的一个方式。
根据《民法典》合同编第四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的成立流程:要约邀请-要约-承诺
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承诺则是同意了要约。在上述这三个流程完成之后,一份合同就成立了。
做出的承诺,一定要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如果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的,则承诺会变成一份新的要约。在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后,合同即行成立,要约人和承诺人也就变成了合同中的“甲方”和“乙方”。

你在网站上点下的每一个“确认”,都可能是一个合同“承诺”
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承诺,也许你会以为只会发生在大额交易的商业行为之中。但殊不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承诺”。
比如在你购物网站浏览一件心慕已久的外套,店家的详情页面清楚地显示着外套的图片、用料、版型、价格、大小、颜色、数量等信息。这些内容,就是商家向你发出的要约。

而你在浏览完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提交了订单,并点击了付款的“确认”键。一瞬间,你下单的信息已光速到达了商家的系统中,这就是你向店家做出的“承诺”。于是,一份买卖合同就以光的速度成立了。
不仅是购物网站,用户浏览的每一个网页,只要有包含确认类内容的“点击”,都可能是用户对商家做出的一份“承诺”。用户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已经和对方签订了合同。

而这其中,不乏一些双方权利义务不均等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些不平等条款,除非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否则对用户都具有约束力。
因此,承诺距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每一句话中,也可能存在于我们在网站的每一次点击之中。
相关文章
- 潍坊热身赛:小将亮眼老将稳重,山东高速男篮85-75轻取埃及国家队 2025-07-04 23:01:00
- 嘉格纳燃气灶故障?售后热线来啦 2025-07-04 22:42:01
- 川观夜读丨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年度“最小太阳”登场;意大利罗马一加油站爆炸致40多人受伤 2025-07-04 21:32:00
- 肇明高速广宁段预计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广宁绘制交通发展新图景 2025-07-04 15:48:00
- 上半年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外国人出入境占比超九成 2025-07-04 14:34:00
- 兰州市全面落实省外转移接续人员生育津贴享受政策 2025-07-04 11:40:00